Archive for Pièces

mar 2012

19.03.2012

[singlepic id=219 w=560 float=center]

19.03.2012
49°07’36.08″ N   6°09′ 26.75″ E

déc 2011

艺术和奢侈品

奢侈品是一个很不容易抓准的话题, 因为有很多对于 “奢侈品” 的不同定义.

我比较喜欢的是中文维基上的定义: “奢侈品是在市场上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是最高档次的商品。”

根据这个定义来说的话, 奢侈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最好的质量, 二是最高的价格. 这两个条件并不构成充要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正过来很好理解: 最好质量的产品需要最多的成本投入, 那最终自然会反映在其价格上. 而反过来的话并不成立, 最高的价格并不意味着最好的质量, 尤其是在当今市场和营销学非常发达的商业社会. 所以这条定义把那些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 即所谓 “价格虚高” 的商品, 排除出了奢侈品行列. 这也是我喜欢这条定义的原因, 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件奢侈品上所承载的劳动的价值(比如一件高级定制服往往代表了熟练工人几百小时的工作量), 显得比较人性化吧, 不像英文定义(Luxury goods a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not considered essential and associated with affluence.)那样, affluence这个词用得让人感觉冷冰冰的.

其实这样一来, 奢侈品就承载了很多东西: 设计, 制作它的人所花费的大量时间, 精力和感情; 其制作工艺的历史, 以及长久的品牌回忆, 包括品牌经营者的故事和品牌的消费者的故事. 我觉得这么长久的积累, 自然它就带有一种宗教和信仰上的价值, 从而向着艺术品的方向靠拢. 在另一端, 就艺术品来说, 它往往也是艺术家不计成本,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调动最好的资源, 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融入的一件物品.

所以我想到, 奢侈品是否也应该和艺术品一样, 属于那些能够对其充分理解, 明白, 产生共鸣的人, 就像你说的appreciate. 我一个艺术家朋友, 做了一个关于小孩(也有几个大人)关于 “甜” 这个感受的 art documentaire( http://www.catherineegloffe.net/la-douceur ), 她同时也就这个 projet 中创作的一些 dessins 做了几件相应的 objets. 然后她的 galerie 想把这些objet放在自己的 boutique 里卖, 所以询问她标价多少, 她想了很久, 最后决定就让购买者自己说个价格就好. 这个价值应该由对这件作品有兴趣的购买者自己来发现, 也只有对这样的购买者, 这件作品才是有意义的.

而这些人中有一些会是富人, 有一些会是穷人. 最最关键的我觉得是, 如果这一切, 奢侈品也好, 艺术品也好, 都和人的经济地位不再对应, 那么人和物的关系就变得极为单纯也极为真诚: 人们去发掘, 喜爱和自己有共鸣的东西, 而好的物件也能够在世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来.

而对你说的 “没钱, 往死里也要奢侈一把” 的人来讲, 我不能说他们什么都没得到. 他们应该通过这种消费填补了之前心理上的空虚和低落. 而很糟糕的是, 现在太多数 marketing 的目的, 都是为了在人的心中制造这种失败, 低落和空虚感.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 本来不关物品什么事情的, 结果不幸被资本市场拿来做销售的载体. 而购买的人也不在乎这件物品本身. 于是物质被无意义地滞留在错误的地方, 以生态学的说法, 这叫做污染.

艺术品本来就是奢侈品, 所以艺术家和奢侈品是分不开了吧. 但是我还不很清楚, 当今艺术家与品牌商之间的合作与文艺复兴时代贵族对艺术家的赞助是否仍然是相同性质的. 以前, 仍然是由于生产力的问题, 艺术家无法独立支持创作所需要的物资消耗(这种消耗不光是制作作品所需的物料, 其中还涉及到艺术家的私人和学术生活开支, 作品的物流费用等等… 即使只是作品的物料消耗, 比如当时盛行的蛋彩画法所需要的鸡蛋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这鸡蛋还不能过夜, 必须随用随调. 当年养鸡肯定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养鸡场那样… 所以达芬奇画鸡蛋不是没道理的… ^^ ), 而贵族们掌握了艺术家所需要的物质, 他们需要艺术创作来满足自己的信仰和社会认同的需求.

回过来看今天的情况, 事情就有了些变化. 很多品牌和艺术家的合作内容并不是赞助艺术家的创作, 而更像是雇佣艺术家来作为自己的资本, 以期赢得更多的市场.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的话, 艺术家和资本家之间的合作基础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 因为人们的生产力借由技术的发展而大大地进步了. 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 以至于现在的艺术家如果需要完成一件作品, 一般并不需要第三方的资金支持. 凭借他自己所能够调动的资源, 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创作需求. (拍电影不算哈.) 所以这样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商业合作, 艺术家借由奢侈品品牌之手, 把自己的艺术符号兑换成现金; 而奢侈品品牌则借由艺术家创作的产品增加销售. 这当中和艺术没太大的关系.

另一种比较不同的是艺术家和基金会的合作. 那种关系更接近于曾经的资助人关系. 各大奢侈品品牌都有自己的基金会, 他们每一段时间选择部分艺术家赞助他们的创作行为. 对艺术家来说, 和奢侈品基金会的合作目的仍然是自由创作作品. 而直接和奢侈品品牌合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然, 艺术家和奢侈品的结合我觉得怎么都不能说不好. 无论如何, 这是艺术家的思想, 观念让大众所接触的一条重要渠道. 在我喜欢的艺术家里面, 蔡国强和Gucci, DB合作过; 村上隆和LV合作过; Olafur Elisson和宝马合作过, 他借由和宝马的合作来表达他对于环境和思考. 等等. 在建筑领域, 设计领域和服装领域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这样的合作, 可能就会少一些人看美术馆以外到他们的名字, 在展览手册之外了解他们的思想.

只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 现在的奢侈品很多时候我觉得是市场化运作后, 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产物. 其活动不再带有精神内容, 而只是为了资本目的.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展开, 让人看到资本主义正处在一个很糟糕的境地. 在这个情况下和奢侈品的合作, 我觉得有点助纣为虐的味道… 而且, 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了, 单独个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拥有过像现在那样多的可能性. 艺术家需要传达自己的作品和观念, 不仅仅只有和品牌合作这一条渠道. 所以我觉得既然艺术家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 那么也就可以承担比以前更多的责任吧.

déc 2011

试试看简明扼要地说一下艺术, 屎.

Xiaojun 从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丁乙作品展 聊起艺术的目的和历史:

我去看了民生美术馆的丁已个展,就是那个画米子格的,我除了对他穷毕生之精力把米子格发挥到极致以外没有任何感想,我想问下你的看法?
还有貌似他还为爱马仕设计过丝巾

丁乙的作品不很坏.

对他作品的评价可能需要联系艺术史来作为参照. 我试试看简明扼要地说一下哈:

艺术最早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 人们用这种方法来保存自己曾经看到过的影像. 比如我们曾经在美术课本上看到过的一些史前岩洞绘画, 上面往往画着一些马, 鹿, 牛, 羊啥的. 对居住在洞里的原始人们来说, 这些动物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平时在洞口向外张望的话, 不时地能看到这些动物往来的踪迹; 到了开饭点上, 出门打猎, 也是找它们下手, 动物变成了猎物. 万一碰到运气不好的时候, 或是找不着猎物, 或是猎物跑得快, 追不上, 人们肯定就会焦头烂额, 满脑袋里想的都是它们的样子. 当然原始人也吃一些采集到的野果什么的, 但是毫无疑问, 野果比野兽容易见着得多, 它们不会跑不会跳, 既没有动物那样难以捕获, 也不如动物来得好吃. 物多则贱嘛, 所以在原始人的眼里, 猎物的是最值得让人珍惜的. 于是紧接着, 猎物的形象在他们心里也就具有了某种特殊的价值.

同时,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很弱, 原始人每天要花费绝大多数, 甚至所有的时间用来搜集食物(肯定还有找不够食物而饿死的). 在他们的生活中, 不太可能有闲情逸致花费大量时间用来进行和觅食无关的活动.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 画岩洞壁画要求至少一个人有不少的时间不参与打猎. 这就要求他的食物由其他人供给. 在当时看来, 这算是属于成本很高的艺术活动或是形象工程, 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办奥运. 既然成本高, 那自然要花在最有价值的刀刃上, 蚀本的生意谁愿意做. 于是, 马呀, 牛呀, 鹿呀, 羊呀就跃然, 嗯, 墙上了…

当然原始人肯定不像我们现在在这里分析得那样, 清楚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们的智能大概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出生没几年的小孩子. 只是在可能的条件下, 跟随着本能的愿望, 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影像记录下来而已.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最小的时候, 在纸上的涂涂画画是不是都是妈妈爸爸太阳月亮之类的. 同样地, 原始人和现在的小孩也并不都总是能够区分绘制的主体和真实的主体之间的区别. 他们很多人认为, 画出来的东西就算不是直接可以吃, 也总是和真实世界中的东西有所联系. 就这样, 艺术和信仰也就联系在一起了.

后来的事情就可以快点说了. 随着人类智能, 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了人们绘画技艺不断精进, 越画越像了; 而对使用工具的掌握, 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描绘不再仅局限于壁画这样的平面形态内, 逐渐发展出了金属加工, 木雕, 浮雕, 圆雕, 以及到希腊时代的大理石人像雕塑. 也同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食物对人们的精神来说不再是那么重要的了, 人们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比如到底是谁给予了这些食物? 当然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 自然得出了 “神赐予我们了生命和食物…” 这样的结论, 然后每一个人就神的样子和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 添油加醋, 代代相传, 就发展出了神话. 神话和当时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一下, 我们有了古希腊时代的大多数艺术.

希腊之后是罗马, 罗马是暴发户, 有钱, 没啥品味, 但喜欢面子工程. 有点类似现在的中国. 他们山寨了很多古希腊时代的作品, 希腊人用大理石做雕塑, 一个要做上好几年; 罗马人用石膏倒模, 一天可以做上好几个. 希腊人造房子也用大理石, 罗马人造房子则决定用水泥砖头. 不过也正是这些技术的运用, 使得罗马时代可以大范围地进行建设, 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好处.

罗马之后进入了基督教的中世纪. 那段时期, 艺术的目的基本只有一个, 就是给圣经画插画. 梵蒂冈派出去传教的教士们觉得, 辛辛苦苦耗费口水跟乡下人讲了半天耶稣的故事, 人家还是将信将疑很让人郁闷. 强烈要求上头给法子想办法让人“眼见为实”. 于是梵蒂冈找了很多画家, 负责把圣经的故事画出来, 给不识字(那时候大多数人不识字, 而且知识的主要由拉丁文记载, 而拉丁文由教会垄断)的信徒提供浅显易懂的看本. 而信徒们一看, 啊, 耶稣彼得他们原来长这样啊… 具体的形象呈现加深了他们对于事件的记忆, 侧面加深了他们的信仰. 另外一个例子是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 太阳光经由彩色玻璃窗而变得五彩斑斓投射到神坛上, 对正在教堂中祈祷的信徒来说, 这有 “天堂之光”的暗示作用. 艺术仍然没有离开信仰和记录再现的目的.

中世纪后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之后到了古典主义, 在这期间, 除了技艺的发展, 艺术品的普及以及艺术主题的偶尔脱离赤裸裸的宗教目的外, 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直到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初, 照相术被发明了, 这个发明使得艺术中 “记录” “再现” 的目的从根本性得到了质疑. 因为照片可以精确地大量复制, 为了记录目的而存在的绘画变得毫无意义了. 绘画, 雕塑以及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法必须作出新的探索, 创造出以前不曾有过的视觉体验. 在这样的思想下, 印象派开始发展. 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学院派的光影规则, 开始探索新的 “印象化的” 光影表现手法, 并在技术上做相应的创新.

很快, 印象派也被人玩腻了. 人们有了后印象派, 不满足于仅仅光影的创新, 而把色彩和形式加入了重构的行列里; 之后又有了野兽派, 颠覆用色和构图; 再之后有了立体派, 完完全全否定绘画 “客观描绘” 的价值, 无论是光, 色, 形, 构图, 眼睛看到的不再是重要的了, 艺术家完全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理解来呈现对应的画面. 再往后差不多就是达利的超现实主义, 梦到啥画啥, 他最牛逼.

在和毕加索, 达利同一个时代, 另一些艺术家觉得, 画 “一个场景” “画一个人” “画一个动物” 这样对某个具体主体的呈现, 即使用尽了各种绘画观念, 分离它, 肢解它, 扭曲它, 都已经没啥意思了. 他们打算画一些根本不具体的东西, 比如画一个数学公式, 画一条物理定律, 画一个政治观点, 这类抽象的主体. 这就有了现代主义.

然而就在现代主义艺术家们乐呵乐呵地在拓宽艺术所能够表达内容的范围同时, 他们发现, 光靠画, 颜色线条形状这些平面的元素远远不足以准确表达他们所希望表达各种内容. 所幸的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艺术家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可用来做艺术表现的材料和手法, 所以开始有了现成品艺术, 装置艺术, 等等.

在这当中, 六十年代的时候, 开始发展出一个分支叫做极简主义, 它的具体定义我就不说了, 反正其一开始的动机是反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就是那种绘画和情绪挂钩, 非常随意, 谁都看不懂的那种东西), 后来自成一系. 里面有Giorgio Morandi、Frank Stella, Donald Judd, Carl Andre, Sol Lewitt, Agnes Martin, 这些人.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就会发现, 丁乙也属于这一类的.

这就可以回到丁乙这个话题上来了. 丁乙开始创作的年代是八十年代初, 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 中国的艺术是纯粹被学院派统治的, 绘画的内容放在西方差不多是印象派之前的东西, 以人物场景为主. 可能技法上有所渐进, 但是主题不外乎 “毛主题接见红卫兵” “劳动人民大丰收” 这类. 而他能够在这样的年代和文化背景上思考如何颠覆既成的艺术体系, 走到现代主义上来, 在中国算是勇敢的和走在前头的. 这就是我说他的作品不很坏的原因.

当然, 即便如此, 放在世界的尺度上看, 他也晚了二十年之久, 何况我认为, 他的作品并没有在之前极简主义艺术家的基础上前进哪怕一步. 八十年代, 应该也有一些国外的信息流通到国内了, 做二道贩子也并不很困难. 把前人的思想改头换面, 套上个自己的艺术符号, 就有了所谓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对于我们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来说, 我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体系都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建立起来的, 而那恰恰又是随着互联网而诞生的影像爆炸的时代. 所以对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 就光看他的作品而无法形成任何共鸣是很正常的. 即使我了解如何去评判他的作品, 也并不能够带给我任何灵魂上的触动. 我们不属于那个时代..

nov 2011

电子书

由平板用户体验起, 和 William, Kenny 聊起电子书的发展.

苹果前发明家批判微软对未来触控世界的构想

上个月底,微软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后PC时代的构想,那是一个触摸屏幕的世界,触控生活随手拈来。外界对此大为惊叹。然而,曾在苹果担任人机界面发明家的布雷特・维特(Bret Victor)对微软的构想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微软描绘了一个富有想象力或创新的交互界面,称之为“现状的微小进步”。

Kenny Yuan – 苹果还有人机界面的“发明家”?从PARC雇来的那些人都跑光了么?当然,像Bill Buxton之流的都在微软养老呢

Kenny Yuan – 补充一下,上面忘了写fingerworks了,应该是PARC和Fingerworks

Kenny Yuan – “既然我们的整 个身体都能发出指令,你真的觉得未来的人机界面只停留在一根手指吗?” 这是在说以色列提供硬件技术的Kinect么?

William Ge – 不 是,他对整个电子设备的触控提出了问题。我最近也在考虑总结一下物理上的书和电子上的书有什么区别,他提出的和我总结的一样,物理上的书信息传递的比电子 的书要丰富。比如简单的厚度能让你更加容易感觉你的书已经读了多少,还剩下多少,这类在电子上目前无法涉及,只能通过数字,但是数字是非感官化的一个东 西,无法让你形成具体的感觉。

William Ge – +Kenny Yuan 另外从阅读的角度,我个人感觉ipad阅读效率要低于实际书本,同时由于误操作的存在,让我觉得很难用….

Lingjie WANG – 我支持电子工具书取代纸质工具书.

William Ge – 这个和支不支持取代无关..纯差异性研究而已…主要是想知道他们之间的细节差异及人们从来不在意的地方在哪里。

Lingjie WANG – +William Ge 支持不支持只是一个个人态度. 对我来说, 一本书的开本, 装订, 纸张, 印刷都载有和其文字同等重要的大量信息. 当然, 工具书除外.

William Ge – 嗯, 我也同意在类似字典/百科全书以及某些教程是很适合作为电子书存在的,另外幼儿教科书我也觉得是电子化最好。但是是否有某些类型的书籍,纸质的更加适 合…另外如果是电子书的话,易于保存和易于获取,是否同样也带来了“无需珍惜”的感觉,而所谓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人在电子书面前又会如何呢? 那些传统的感觉在电子书面前又会如何呢?当全世界只剩下电子书的时候,大家对书的感觉或者对知识的感觉又如何呢?感觉好有意思的…没有强迫归还的限 制,那是不是作为IT人员,我们需要满足那些“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人的那种压力和紧迫感呢? 哈哈哈~

就我的观点来看的话, 除了工具书外, 就以现在电子书技术所能够提供的体验水平, 其他所有书都更适合在纸质的介质上呈现.

纸质书籍就油墨一项, 就有墨色墨厚墨泽墨香的差异, 结合纸张, 开本, 装订的其他属性, 一本好书最终会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 触觉, 嗅觉和听觉, 超越其载文字本身, 而得到一种丰满得多的呈现. 所以阅读一本书并不是简单地读取其上印刷的信息符号, 而是从各方面去感知它的表达, 去了解它背后作者活生生的样貌. 而一旦一本书被电子化, 显示在当今的平板设备上时, 我有一种仿佛和带着面具的人对话的感觉. 更糟的是, 很多电子书连正确的排版和分段都无法做到, 那就一整个变成了万圣节的霍金了.

我反对幼儿教科书电子化. 孩子们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发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去体验各种不同美好的感受. 他们应该用自己的小手掂量不同书的重量, 触摸不同纸张的肌理, 观察丝网和版画的质感, 甚至是把书拆开, 研究纸张和纸张是如何装订在一起的. 而电子书恰恰剥掉了这种可能. 当然, 我们小时候遇到的那些粗制滥造的教科书例外. 那东西不碰也罢.

袁枚作 »书非借不能读也 », 其中黄生生计穷迫, 对他来说, 书即为信息的载体.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电子书无疑降低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 黄生跑到今天应该也负担得起一台平板的价格. 然而书不仅仅是一个载体, 所以它不可能被完全替代, 我们有幸不会面对一个只有电子书的时代. 就像midi技术的发展丝毫无法取代演奏家的现场表演, 维他命片的发明也完全没有影响我们享受美食的欲望. 在这点上, 亦著《随园食单》的袁枚先生, 是一定会同意我所说的.

William Ge – 看到你反对幼儿教科书的时候我恰好想到在《卑鄙的我》里面那个很有意思的卡通书,那种互动型的卡通书可不能让它消亡了,哈哈哈哈~ 幼儿教科书不能完全电子化,部分电子化是可行的,或者说多媒体化。

演奏家的例子举的不是非常好,我觉得更像是知识载体的变更(按照你的说法,尽管从本质上看,书并不是单单作为文字知识的载体,但是不可否认,所有和书有关的名言,大多都限制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领域):cd当年没有取代磁带是因为价格和体积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速度更快的情况下,mp3+cd应该是已经取代了磁带,而如果能发展出更好的无损格式,同时由官方直接提供,是否cd也会被淘汰?当然这也无法让演奏家的现场被取代,但是载体被取代了。当然,书和音乐并不相同,例如磁带提供了和mp3相当的东西,但是同时mp3提供了磁带没有的功能:快速定位,快速剔除自己不想听的歌曲,同时减轻重量,而且获取更加容易(拜网络发展所赐)。

关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想法,也是这种载体变更所带来的一种个人思考,是我个人比较习惯的科幻式的(假设实体书都消亡了会如何),思考这项科技用到极致的时候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个思考主要是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有感而发:《书非将还而不能读也》
http://timaness.blogbus.com/logs/2375802.html

考虑到盗版电子书猖狂的情况下对实体书读者会有多大的改变,又会对人的阅读习惯会有多大的改变。虽然这个和DVD/电影的关系是有点雷同的–DVD你可以反复/暂停的看,而到电影院里面你就必须得在这两个小时之内看完,没有暂停–这种限制又会给人带来怎么样的习惯变化和心理变化。在这个知识廉价的时代,人们对书籍又是怎么样的看法~如果未来当它并不是作为文字知识的唯一载体,同时有更加廉价、更容易存储、更容易获取的存在的时候,人们又会要强调它的什么?不放弃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而我们自己又该怎么平衡选择电子书和纸质书籍呢?惜书和不惜书,人们又会怎么诠释呢?那个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又是如何呢?哈哈哈~

我觉得你提到的油墨这块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我主要是关注到它的限制以及触感本身带给人的其他信息。传播多样化也是我没考虑到的地方。

嗯, 我们的出发点有差异. 比起读者, 我更关心新技术为作者所带来表达上的新的可能性. 在我心目中, 作者永远是创作和传播的核心, 而消费者永远是跟随者, 仅此而已. 时间不会回退, 人生也不能暂停, 但是也没见谁就更珍惜生命的.

我在初中的时候, 基本上cd已经取代了磁带. 但是我觉得cd取代磁带的原因应该在介质反复播放质量上的优势和快速检索功能上, 就尺寸而言, 还真不觉得diskman比walkman好多少. 而之后的mp3在保留了cd对磁带优势的同时, 还大幅度地缩减了播放设备的尺寸. 这样让大众很容易接受, 对大多数人来说, cd带来的音质优势是毫无意义的, DAT这类东西就更不谈了.

加上后来iTunes把一张专辑拆开卖的做法, mp3在市场上自然取得了彻底的成功. 当今的音乐工业是属于娱乐工业, 音乐是大众娱乐消费品. 一张专辑的市场价值在于其能提供多久的愉悦, 而非其作者创作的总结. 所以消费者并不愿意为其中他们听不出愉悦感的音乐付钱. 大家不关心这样分拆的做法是否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 作者的样貌在这当中支离破碎, 幸好瓦格纳和罗西尼死的早, 不然我很难想象四分半钟的 汤豪舍 该怎么写.

对我自己来说, 书的情况与之类似. 一本书, 首先是其作者一段生命的浓缩. 其次才是其承载的信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文写作的时候, 引用的所有书籍材料在指出作者之际, 都必须标明其初版之时所在年份, 地点, 出版社. 便于把一份生命的记忆尽可能完整而不走样地传给后人. 当然, 后人是否珍惜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书是极好的取暖原料.

电影也是同样的. 一部完整的电影并没有留出让观众来暂停的机会. 如本雅明所述: « 在电影里, 每个单独画面的意义都是由后面的一系列画面指定的. » 一旦电影的播放序列被干扰, 那么观众所看到的内容将有别于电影作者原本的表达. 考虑到电影的制作也是以影院播放效果为依据,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在影院中的电影才具有最大的完整性. DVD和其他数字拷贝是这部电影存在的延伸, 这部电影藏于消费者书架上的替身. 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 要么他已经在影院中完整地看过这部电影, DVD作为收藏和Recall记忆的助手; 要么他只是需要一部分画面作为娱乐而已.

所以并不是影院给予观众如此种种的限制, 而是观众选择给自己这些限制, 从而给予自己一个完整阅读一部作品的机会. 这其中的本质是由读者/观众自己的真实内心所决定的. 当他真的想去读一本书了, 那么即使没有归还时间限制, 他依然也还会废寝忘食. 这不由外界条件所改变, 更不由载体的科技含量来决定.

知识从来不廉价, 只是拜技术所赐, 我们获取知识的成本降低了.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 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遵从内心的选择, 而并不必跟着图书馆借书卡来调度自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oct 2011

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

由 Siri 起, 和 Kenny, William, HarryCong 聊起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 其中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

我不确定人机交互的终极发展方向是否是以人人交互的方式为蓝本的. 但是我敢肯定的是, 就目前而言, 人们在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 肯定最想听到一个活人在电话那头给他/她解决问题.

当然警察局/消防局也可以公开发行他们的报警菜单选项和流程代码(如果有的话), 每户人家挨个儿印发一份, 像黄页似的. 然后用户就可以直接考虑用代码来报警, 比如在电话上直接输入 (119) (2) (4) (1) (5) … 就代表 (火警) (黄浦区) (南京东路街道) (地理位置为本机电话) (5楼) … 像摩斯电码一样强迫大家都背下来就完事了. 以后要说什么都参照电报语言, 这样可以最好地减少交互次数和交互时间.

很容易想见, 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报警这件事情的门槛大为提高, 以至于就像以前的电报业务一样, 需要专门的电报员(这下变成了报警员)来负责信息的传递. 因为传输方式是针对机器的理解方式优化的, 而非人的理解方式. 介于目前科技所限所导致的人和机器的巨大差异, 势必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以机器的方法说话的.

即便是电报, 到了发展成熟时期, 其编码输入设备也由电键改为了键盘输入. 为了能让更多未经专业摩斯电码培训的人员使用.

举这个例子, 我想说明的是, 从整体而言, 自然的交流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有效减少交互次数和交互时间. 我们毕竟不是NASA, 我们的产品是需要给普通消费者用的. 即使是以设备为目标的NASA, 它们早在70年代开发航天飞机时, 所用的语言HAL/S也远比二进制代码来得可读得多. 想必大家肯定不会喜欢用打孔带来coding吧.

同样的道理, 随便找一个用户, 发给他/她一台触摸屏手机和一台键盘手机, 让其在两台手机上完成同一个任务. 在事先对两台手机的了解程度相同的情况下, 肯定是在触摸屏手机上更快完成任务吧? 手指触摸对象的方式相对键盘输入来说, 显得更贴近人的自然习惯, 不是吗?

而为什么贴近自然习惯的就能够更有效率? 这应该要归结于进化所带来成效. 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件全都是上亿年演化, 适应环境所得到的结果. 我不排除随着科技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的生理也会向这个方向去适应, 但是毕竟基因层面的改变远远慢于当代科技的进步. 所以我们无法指望人的生理会适应科技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说, 我认为比起触摸和键盘输入更为自然直观的语音输入应该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实践的角度来分析语音控制的需求:

  1. 如果真正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的话, 我们最好不要用通信录功能, 所有的电话号码保留数字形式, 这样最可以很安全地就让自己知道自己在和谁沟通.
  2. 为什么大家都想要一个秘书? 为什么各个企业都花费大量资源给高层配备秘书这个职务?

结合起来看, 虽然有不少时间我们不方便说话, 但是即使去除这些不方便的情况, 在其他工作时间内, 如果有一个专职秘书随伺在侧的话, 仍然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简单轻松很多吧?

至于各种表象和表象背后之技术的关系, 这可以另行一文讨论了. 而且和所说的人际交互和语音识别不相关. 容我暂时略过.

août 2011

小米手机的外形

+youdu 同学在 G+ 上说道:

youdu Peng – Aug 16, 2011
Mobile – Public
不是说小米有N多牛逼工业设计师么,这造型顶多算保守。背面更糟,logo就是个山寨

我认为, 小米的这个价格也只能提供这样的外形.

工业设计的核心在于产品形态和制造流程的整合. 而其中后者蕴含了产品中的绝大部分价值, 也代表了绝大部分的成本. 当时在设计 MBA 和 MBP 的 unibody 的时候, 苹果的设计团队甚至花费了极大量的时间来设计 CNC 的夹具. 这种自己掌握完整产品生产流程的做法耗资弥甚, 但是作为设计投资, 它所带来的结果是, 直到现在为止, unibody 几乎仍然是苹果的专利 (Dell 在自己的 Adamo 系列中尝试了 unibody 工艺, 但在竞争力和影响力上还有距离). 同样的, N9 也只有类似 Nokia 这样长期掌握整个手机制造流程的企业才可能做到. 所以对大多数自己没有生产力的厂商来说, 产品外形上的创新几乎不可能.

而雷军的「没有设计是最好的设计」则完全像是往肚子里咽的门牙. 首先小米不具备手机制造经验, 产品制造流程在英华达手里, 以小米这个市场新手的身份, 财力和影响力来说, 它对代工商的流程不具有话语权. 同时, 其以成本为导向的开发思路应该也会促使它采用 成熟 的手机装配工艺, 而这样的工艺应该也已经被国内周边代工/山寨厂商所广泛使用, 我们都看腻了. 听说小米的物料清单价格在 RMB ¥1200 左右, 如果要做做流程设计, 那成本翻一倍都不止.

本来就是一个做 ROM 的团队, 期待他们的软件集成. 估计他们的竞争力也只能在那个地方.

ankara esc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