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nov 2011

电子书

由平板用户体验起, 和 William, Kenny 聊起电子书的发展.

苹果前发明家批判微软对未来触控世界的构想

上个月底,微软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后PC时代的构想,那是一个触摸屏幕的世界,触控生活随手拈来。外界对此大为惊叹。然而,曾在苹果担任人机界面发明家的布雷特・维特(Bret Victor)对微软的构想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微软描绘了一个富有想象力或创新的交互界面,称之为“现状的微小进步”。

Kenny Yuan – 苹果还有人机界面的“发明家”?从PARC雇来的那些人都跑光了么?当然,像Bill Buxton之流的都在微软养老呢

Kenny Yuan – 补充一下,上面忘了写fingerworks了,应该是PARC和Fingerworks

Kenny Yuan – “既然我们的整 个身体都能发出指令,你真的觉得未来的人机界面只停留在一根手指吗?” 这是在说以色列提供硬件技术的Kinect么?

William Ge – 不 是,他对整个电子设备的触控提出了问题。我最近也在考虑总结一下物理上的书和电子上的书有什么区别,他提出的和我总结的一样,物理上的书信息传递的比电子 的书要丰富。比如简单的厚度能让你更加容易感觉你的书已经读了多少,还剩下多少,这类在电子上目前无法涉及,只能通过数字,但是数字是非感官化的一个东 西,无法让你形成具体的感觉。

William Ge – +Kenny Yuan 另外从阅读的角度,我个人感觉ipad阅读效率要低于实际书本,同时由于误操作的存在,让我觉得很难用….

Lingjie WANG – 我支持电子工具书取代纸质工具书.

William Ge – 这个和支不支持取代无关..纯差异性研究而已…主要是想知道他们之间的细节差异及人们从来不在意的地方在哪里。

Lingjie WANG – +William Ge 支持不支持只是一个个人态度. 对我来说, 一本书的开本, 装订, 纸张, 印刷都载有和其文字同等重要的大量信息. 当然, 工具书除外.

William Ge – 嗯, 我也同意在类似字典/百科全书以及某些教程是很适合作为电子书存在的,另外幼儿教科书我也觉得是电子化最好。但是是否有某些类型的书籍,纸质的更加适 合…另外如果是电子书的话,易于保存和易于获取,是否同样也带来了“无需珍惜”的感觉,而所谓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人在电子书面前又会如何呢? 那些传统的感觉在电子书面前又会如何呢?当全世界只剩下电子书的时候,大家对书的感觉或者对知识的感觉又如何呢?感觉好有意思的…没有强迫归还的限 制,那是不是作为IT人员,我们需要满足那些“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人的那种压力和紧迫感呢? 哈哈哈~

就我的观点来看的话, 除了工具书外, 就以现在电子书技术所能够提供的体验水平, 其他所有书都更适合在纸质的介质上呈现.

纸质书籍就油墨一项, 就有墨色墨厚墨泽墨香的差异, 结合纸张, 开本, 装订的其他属性, 一本好书最终会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 触觉, 嗅觉和听觉, 超越其载文字本身, 而得到一种丰满得多的呈现. 所以阅读一本书并不是简单地读取其上印刷的信息符号, 而是从各方面去感知它的表达, 去了解它背后作者活生生的样貌. 而一旦一本书被电子化, 显示在当今的平板设备上时, 我有一种仿佛和带着面具的人对话的感觉. 更糟的是, 很多电子书连正确的排版和分段都无法做到, 那就一整个变成了万圣节的霍金了.

我反对幼儿教科书电子化. 孩子们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发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去体验各种不同美好的感受. 他们应该用自己的小手掂量不同书的重量, 触摸不同纸张的肌理, 观察丝网和版画的质感, 甚至是把书拆开, 研究纸张和纸张是如何装订在一起的. 而电子书恰恰剥掉了这种可能. 当然, 我们小时候遇到的那些粗制滥造的教科书例外. 那东西不碰也罢.

袁枚作 »书非借不能读也 », 其中黄生生计穷迫, 对他来说, 书即为信息的载体.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电子书无疑降低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 黄生跑到今天应该也负担得起一台平板的价格. 然而书不仅仅是一个载体, 所以它不可能被完全替代, 我们有幸不会面对一个只有电子书的时代. 就像midi技术的发展丝毫无法取代演奏家的现场表演, 维他命片的发明也完全没有影响我们享受美食的欲望. 在这点上, 亦著《随园食单》的袁枚先生, 是一定会同意我所说的.

William Ge – 看到你反对幼儿教科书的时候我恰好想到在《卑鄙的我》里面那个很有意思的卡通书,那种互动型的卡通书可不能让它消亡了,哈哈哈哈~ 幼儿教科书不能完全电子化,部分电子化是可行的,或者说多媒体化。

演奏家的例子举的不是非常好,我觉得更像是知识载体的变更(按照你的说法,尽管从本质上看,书并不是单单作为文字知识的载体,但是不可否认,所有和书有关的名言,大多都限制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领域):cd当年没有取代磁带是因为价格和体积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速度更快的情况下,mp3+cd应该是已经取代了磁带,而如果能发展出更好的无损格式,同时由官方直接提供,是否cd也会被淘汰?当然这也无法让演奏家的现场被取代,但是载体被取代了。当然,书和音乐并不相同,例如磁带提供了和mp3相当的东西,但是同时mp3提供了磁带没有的功能:快速定位,快速剔除自己不想听的歌曲,同时减轻重量,而且获取更加容易(拜网络发展所赐)。

关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想法,也是这种载体变更所带来的一种个人思考,是我个人比较习惯的科幻式的(假设实体书都消亡了会如何),思考这项科技用到极致的时候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个思考主要是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有感而发:《书非将还而不能读也》
http://timaness.blogbus.com/logs/2375802.html

考虑到盗版电子书猖狂的情况下对实体书读者会有多大的改变,又会对人的阅读习惯会有多大的改变。虽然这个和DVD/电影的关系是有点雷同的–DVD你可以反复/暂停的看,而到电影院里面你就必须得在这两个小时之内看完,没有暂停–这种限制又会给人带来怎么样的习惯变化和心理变化。在这个知识廉价的时代,人们对书籍又是怎么样的看法~如果未来当它并不是作为文字知识的唯一载体,同时有更加廉价、更容易存储、更容易获取的存在的时候,人们又会要强调它的什么?不放弃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而我们自己又该怎么平衡选择电子书和纸质书籍呢?惜书和不惜书,人们又会怎么诠释呢?那个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又是如何呢?哈哈哈~

我觉得你提到的油墨这块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我主要是关注到它的限制以及触感本身带给人的其他信息。传播多样化也是我没考虑到的地方。

嗯, 我们的出发点有差异. 比起读者, 我更关心新技术为作者所带来表达上的新的可能性. 在我心目中, 作者永远是创作和传播的核心, 而消费者永远是跟随者, 仅此而已. 时间不会回退, 人生也不能暂停, 但是也没见谁就更珍惜生命的.

我在初中的时候, 基本上cd已经取代了磁带. 但是我觉得cd取代磁带的原因应该在介质反复播放质量上的优势和快速检索功能上, 就尺寸而言, 还真不觉得diskman比walkman好多少. 而之后的mp3在保留了cd对磁带优势的同时, 还大幅度地缩减了播放设备的尺寸. 这样让大众很容易接受, 对大多数人来说, cd带来的音质优势是毫无意义的, DAT这类东西就更不谈了.

加上后来iTunes把一张专辑拆开卖的做法, mp3在市场上自然取得了彻底的成功. 当今的音乐工业是属于娱乐工业, 音乐是大众娱乐消费品. 一张专辑的市场价值在于其能提供多久的愉悦, 而非其作者创作的总结. 所以消费者并不愿意为其中他们听不出愉悦感的音乐付钱. 大家不关心这样分拆的做法是否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 作者的样貌在这当中支离破碎, 幸好瓦格纳和罗西尼死的早, 不然我很难想象四分半钟的 汤豪舍 该怎么写.

对我自己来说, 书的情况与之类似. 一本书, 首先是其作者一段生命的浓缩. 其次才是其承载的信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文写作的时候, 引用的所有书籍材料在指出作者之际, 都必须标明其初版之时所在年份, 地点, 出版社. 便于把一份生命的记忆尽可能完整而不走样地传给后人. 当然, 后人是否珍惜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书是极好的取暖原料.

电影也是同样的. 一部完整的电影并没有留出让观众来暂停的机会. 如本雅明所述: « 在电影里, 每个单独画面的意义都是由后面的一系列画面指定的. » 一旦电影的播放序列被干扰, 那么观众所看到的内容将有别于电影作者原本的表达. 考虑到电影的制作也是以影院播放效果为依据,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在影院中的电影才具有最大的完整性. DVD和其他数字拷贝是这部电影存在的延伸, 这部电影藏于消费者书架上的替身. 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 要么他已经在影院中完整地看过这部电影, DVD作为收藏和Recall记忆的助手; 要么他只是需要一部分画面作为娱乐而已.

所以并不是影院给予观众如此种种的限制, 而是观众选择给自己这些限制, 从而给予自己一个完整阅读一部作品的机会. 这其中的本质是由读者/观众自己的真实内心所决定的. 当他真的想去读一本书了, 那么即使没有归还时间限制, 他依然也还会废寝忘食. 这不由外界条件所改变, 更不由载体的科技含量来决定.

知识从来不廉价, 只是拜技术所赐, 我们获取知识的成本降低了.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 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遵从内心的选择, 而并不必跟着图书馆借书卡来调度自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ankara escort